《北京青年》:青春到底能不能重新走一回

网络影视资讯人气:996时间:2021-08-22 20:30:12

很多人不愿意看多集影视剧,觉得剧情太过拖沓,不如电影来得简洁明了。

今天要说的《北京青年》这部影视剧有有36集,剧情确实比电影多很多,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来一想,你会发现这部影视剧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群北京青年重走一回青春的故事。剧中曲折复杂的情节看后似乎都忘了,但是留下了一个令人纠结的人生命题:青春能不能重新走一回。

这一命题是全剧的戏核或者说是灵魂,凡看过的人都铭刻在心了,因为,这原本就是所有观众,当然最主要的是青年观众心中朦胧存在但又未能明确提出来的问题。换句话说,这不仅是何东等一班北京青年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人生问题—从时间维度看,它纵穿古今;从空间维度看,它横贯中外,这是一个典型的人生哲学问题。

平心而论,我们每个人,包括正在度着青春岁月的年轻人和已经度过这样那样青春岁月的中老年人,都对自己青春期的生活感到不尽满意的。总的看,就是普遍感到压抑,感到受束缚,不能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好像随时都有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力量在控制、左右着自己。

这种外在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它体现在父母、长辈、亲威、邻居、老师、学校、社会那里,总之它像空气一样,充溢于所有的生存空间。于是你和何东一样感到自己活得像儡,像木偶,你的两手两脚甚至你的脑袋都被一种力量束缚住,你活着是为了别人,为了社会,就是没有自己的青春白活了。多少年多少代都这么委委屈屈、窝窝囊囊的过来了,也没人想到再重走一回青春—人们麻木、隐忍、习惯成自然,早已成为集体文化无意识了。

但是,进入21世纪,社会思潮活跃了,文化多元了,人们的个人意识觉醒了,不愿再这样活下去了,于是“重走一回青春”的隐秘愿望以振聋发聩的声音提出来了。

但是,青春真的能重新再走一回吗?显然回答是不能!至少是绝大多数人不能。因为现实的惯性太大,现实的枷锁太重,现实就像一副十字架,你既然背上了,不到死就想卸下来。

试想,就如何东一样,拥有一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的好工作,一个爱他的女人,人见人美,办公室坐着,国家代表着,钱没少赚,活得要多滋润有多滋润,谁能因为心里的些微遗憾而断然舍去现有的一切,从一无所有做起,重新投入底层艰难的生存竟争呢?换句话说,现实中的人基本上是没人走这条路的,而只有艺术中的人才可能走。所以说,何东等人的“重走青春”其实是替现实中的人实现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梦想—只能借助艺术实现的梦叫白梦。所以,电视剧《北京青年》从美学、艺术、思想性质上说,就是现实中的人的白日梦。

因为现实中的人想走面不能走,现在有人竟然接他们走了,就等于是我们的“身”没走而“心”跟着走了一,所以,《北京青年》一经播出就火了一把。首先是各电视台轮番热播,接着是剧组人员轮番登场与观众见面,一时间热度极高。

上面说了,重新走一遍青春既然是白日梦,既然不能真走,那么《北京青年》还有意义吗?当然有。我们甚至可以说,正因为现实中的人不能“真走”,它才有意义,才有存在的价值,相反,如果现实中的人真能想走就走了,它反而失去了意义。随便都可以得到的东西,就没人珍惜了。

有些贤者总是劝人们对欲望要“破执”,要“放下”,但到底有多少人“放下”了?身在红尘,难免被各种各样的现实欲望所缠绕,所以要做到真正“放下”、彻底“放下”,做到一尘不染是很难很难。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难道提出这个理论的贤者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了吗?事情恰好相反,正因为人们不能真正放下,贤者的教导一直有意义,这个理论才有存在的价值。如果人人都能“放下”了,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不是贤者了。

“重走一回青春”的意义也可作如是观。具体来说,《北京青年》对现实中的人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启迪我们反省自己的生活,启发我们在现实的境况下到底应该怎样活,究竟怎样活才算活得更好些。细化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它对于已经冲破世俗观念,超越社会常规,大胆主宰自己命运,于自己安排自己生活的人是一个鼓舞,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并不孤独,而是有同行者。与其中的何东等一帮北京青年相比,他们还算是先行者。

生活中这样的人肯定是极少数,不过虽然少之又少,但毕竟是存在的。他们是勇敢者,同时也是孤独者。

他们可能遭到家人的反对,朋友的质疑,社会的冷眼,他们缺乏理解和支持,因而只能靠倔强的心灵在支撑。现在,《北京青年》出现了,他们感到自己有了同类,自己的行为得到了理解和同情,他们行动起来更大胆,更勇敢,更有底气。

其次,对于正在青春期和即将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北京青年》宣传的思想是一个友好的提醒:你们前辈的青春期没有过好,过得太压抑太郁闷,原因是完全被他人和社会所支配,顺应了他者而丧失了自己。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意见当然需要倾听,无论什么都和他们逆着来对着干是偏执和幼稚,但完全放弃自我的百依百顺,也是一种悲剧。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所以,在家长和社会依然有绝对权威、依然意识不到尊重年轻人自我选择的语境下,适当地呼呼“我的青春我做主”,“重走一回青春”是绝对必要的。

趁着你正在青春期或即将进入青春期,你们就珍惜这一生中难得的珍贵时刻,多一些自主性,自己掌握自己命运,过好自己的青春吧!

最后,对于已经度过青春期的中老年人来说,当年的青春过得不理想,如今现实地“重走一回青春”已经不可能,这固然是一种遗憾,但是,能否在心灵上重走一回青春呢?即能否不再活得那么苦那么累,不再为了他人,为了名、利、权、物这些所谓的身外之物而唯独失去了自己呢?

圣经上说,纵使你得到全世界,但却失去了自己,又有何益?看来全世界的各种文化都懂得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但我们的传统文化过于注重外在的东西而忽视个人的价值,从来不尊重个体的自由和幸福。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往者不可追,但我们可以汲取经验教训,规划好我们的后半生,争取在来日的路途上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听从内心的呼唤好好为自己活一回。

对这部影片持反对的观众认为《北京青年》在骗人,教坏新一代。笔者认为不能这样说。这里涉及一个艺术欣赏的基本原则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欣赏艺术?我们知道,虽然绝大多数电视观众不是搞艺术的,当然更不研究艺术理论,但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常识应该知道,那就是,电视剧不是新闻纪录片,不是现实生活中的DV实录,而是编导的艺术创造,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精神需要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是艺术家思想感情、生活理念、审美趣味的外化(艺术化)。就其故事形态而言,可能是类现实、类生活的,但其实质却完全是精神性的、理想性的。

艺术世界早就已经渗透了艺术家个人的精神,这样的世界显然是不客观的。既然如此,把艺术等同于生活,把精神性、理想性的存在当成现实的客观的存在当然是错的。

换句话说,既然艺术不等于生活,那么就必须用艺术的眼光欣赏艺术,必须把艺术当作艺术看。显然,用艺术的眼光欣赏艺术,除了“不可当真”之外,还提醒我们注意另一个问题,即不可直接模仿,这是非常正常的。看了文艺作品中自己喜爱的人,就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模仿的冲动,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欣赏心理倾向。

模仿是人类的天性。18世纪末,德国某些青年人看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与维特产生共鸣,竟模仿维特去自杀。上个世纪80年代武打片盛行的时候一些青少年竟然建立所谓的“帮派”。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模仿本来就是幼稚而错误的,用这种模仿来套用这部影片,似乎有一些牵强。

具体到《北京青年》,很明显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它是编导对现实生活不理想、不合理一面的质疑和批判,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设计和向往。

明白这一点,对观众接受北京青年》十分重要。这就等于告诉观众:第一,不必把何东等一群青年辞职走青春的事当作真实发生的事;第二,更不必真的像何东那群人一样辞职离家重走青春。

正确的欣赏态度应该是,理解编导的意图一一现实生活对青年人太压抑了,家长、学校、社会逼得他们丧失了自我,泯灭了个性,这不合理,不正常。怎么办?剧作给我们的启发是,作为家长、学校和社会,一定要尊重青年人的个性,务必要从各方面努力,还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作为青年人,要学会在自我成长、自我发展与接受规范、融入社会二者之中寻找平衡点,在强大的强制性力量面前要有点“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务必不可融入了社会而泯灭了自我。

总而言之,《北京青年》里的人和事不是实的,而是虚的,编导创作此剧的目的不为“纪实”而为“表意”,是希望激发观众对自身生活的思考,而不是号召观众直接去模仿。当然,为达此目的,编导如果能用更虚化的、与现实拉开较大距离的故事,能让观众意识到这是“寓言”、是艺术而非生活本身,就更好了。目前的故事形态太酷似、太接近现实了。不过即使如此,也不能“当真”,不能直接模仿,也必须坚持用艺术的眼光欣赏艺术的基本原则。

如果我们细细品味会发现,《北京青年》明显不是纪实性的现实,而是想象性的虚构,具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特色。《北京青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生活的缺陷,指出了应该追求的标,为我们矫正生活方向,调整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看了这部影视剧如果争论青春是否可以从头,恐怕就有一些太浅薄了!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1 乐乐影院 豫ICP备76312789号

极速影院

电影天堂

电视剧

综艺节目

樱花动漫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