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营造诠释以“外乡人”导演身份走近北京、走向世界的电影诉求

网络影视资讯人气:944时间:2021-09-25 03:00:13

与此同时,国内的各大电影节竞相开办,标志着电影行业的全面复苏。其中,2020年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主题为“电影,从来不是孤城”(onlyfilm),这一主题无疑代表着贾樟柯及其团队对电影的“热爱”。电影诞生至今不过百余年,便走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赢得了众多的影迷和追求者。正如戴锦华所言:“20世纪后半叶,电影已向整个世界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之一,而且它的确可以独到地处理任何高深、幽隐、玄妙的人类命运与境遇。”从默片到有声电影,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影成为维系人类的情感和思想的纽带。

毋庸置疑,电影可以称为现代社会中的“大众艺术”。在“电影,从来不是孤城”这一令人感动的呼唤下,笔者重新走进贾樟柯的电影《世界》。贾樟柯:在《世界》中心拍电影自家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开始,贾樟柯便热衷于将“家乡”“农民工”搬上银幕,尤其是山西人形象和山西方言。带着这些“乡土”作品,贾樟柯参选各大国际电影节且斩获荣誉。之所以重提贾导的旧作《世界》(2005年在中国大陆上映),是因为该片是他国内上映的首部作品,并获得了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影片的故事发生地设定为北京,准确地说是北京的郊区——“大兴区的世界公园”。如果说这是贾樟柯对于北京的想象,那么这一故事场景的营造就诠释了他以“外乡人/农民工”导演的身份走近北京、走向世界的电影诉求。

影片中的“世界公园”多次出现了世界性的标志场景(微缩景观):埃菲尔铁塔、金字塔、比萨斜塔、大本钟、自由女神像等,这些“道具式”的景观成为影片人物的情感发生场所。当然,这些奇观的符号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已屡见不鲜。这些作为“玩具”的景观被人为地摆放,成为被观看的静态对象,不再具有人文意义和地理意义。也就是说,它们跨越了真实世界中的地理界限,类似于蒙太奇的方式,被剪辑在一个无法打开的封闭空间——孤城。另外,影片转场的空镜头中出现了五次中英文飘字:“世界——TheWorld”“大兴的巴黎——PARISINBEIJINGSUBURB”“乌兰巴托的夜——ULANBATORNIGHT”“东京物语——TOKYOSTORY”“一天一个世界——everchangingworld”。这五次飘字可以说是影片叙事段落的标志,从叙事内容上来说构成了女主角小桃生命历程的节点。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1 乐乐影院 豫ICP备76312789号

极速影院

电影天堂

电视剧

综艺节目

樱花动漫

明星